值得期待: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建立之后

慈善新闻

导语

2017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小德受邀杭州都市快报进行公益专访,就浙江省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的建立,对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格局进行展望。

        编者按:2017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陈小德受邀杭州都市快报进行公益专访,就浙江省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的建立,对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格局进行展望。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我市推进慈善基地建设有所帮助。

        浙江也有大量公益慈善需求

        如果说2017年浙江省慈善领域有无法绕开的大事,那么,成立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必属其一。

        11月14日,浙江省首个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在开化县成立。这在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领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它意味着,浙江省慈善领域的“招商引资”和“孵化器”将逐渐成为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雪球”将越滚越大。

        省民政厅高度重视慈善精准帮扶示范基地建设,从省政府文件要求构建浙江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开始,厅领导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布局,如何落实好《慈善法》和中央、省委、省政府鼓励和支持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慈善活动的战略决策部署。多年公益慈善的实战经验与思考让省民政厅选了一条“自下而上”的路。陈小德认为,做公益慈善,不能浮于口号或上层,它必须接地气,从基层着手,方能真正的贴近服务对象;而打造示范基地,建立慈善供需平台,到基层落实慈善项目服务,将真正开创浙江省慈善事业新局面。

        为什么是开化?作为浙江省母亲河的发源地,开化为保护全省人民的水源,放弃了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困难群体和需要公益服务的群体众多,当地公益慈善需求旺盛。

        此前为何浙江的慈善资源不少选了西北、西南,而忽略了省内有需求的地区?陈小德认为,这也许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公益信息交汇平台,没有精准有效的对接,很多浙江慈善资源才流落省外。

        “慈善跨区域流动是一个很正常、也很必然的现象,况且我们也有援助西北、西南贫困地区的政治任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浙江省内同样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慈善资源。浙江经济再发达,也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都是需要公益慈善重点关注的人群。我们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不被知晓、发觉。”此时,由政府机构出面建立帮扶示范基地,搭建这样一个慈善信息交流平台,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将建立更多慈善基地

        当然,这仅仅是布局的开端。未来,浙江省民政厅联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将根据示范效应,在全省范围内各个地区打造区域特色的慈善基地。陈小德做了个比喻,就好比以前各区域的“块状经济”,海宁做皮草、萧山做纺织、义乌做小商品等,未来的慈善领域也将体现地方区域特色,各有倚重。比如,嘉善慈善文化深厚,可考虑打造慈善文化基地;德清注重慈善队伍建设,那么未来可以考虑建立慈善人才培育基地,宁波等地可以打造慈善组织孵化基地等等。

        很多经济上欠发达、公益需求量大的地区,公益慈善都可有所作为。在未来的各个特色慈善基地上,所有的公益需求方都能通过平台精准有效对接,大家都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正是公益慈善事业专业化发展的表现。

        基地或者说慈善平台的具体运作,就如一个APP Store。平台建立后,任何参与方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慈善需求,潜在合作方自己去找合作。

这对企业、基金会、公益组织来说,是利好消息。这就意味着,未来,有钱有资源的企业或基金会不用再担心钱或资源找不到去处;而基层公益组织也不用再为资源匮乏发愁。

        一个专业的慈善公益运营模式中,基金会与公益服务组织应当是各有分工、协同合作的。基金会应当以募集资金为主,具体慈善项目可以委托专业的公益服务型组织执行、或资助公益组织的项目。基金会只负责出资支持并监督评估项目活动,公益服务组织具体做社会调研、找痛点,然后设计项目、执行项目,执行后完成报告。我们期待慈善精准帮扶基地在帮扶当地同时,也能促进整个慈善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带动当地慈善事业的发展。